精神残疾人与父母断绝关系
宁波鄞州区律师
2025-03-12
精神残疾人主动提出与父母断绝关系的行为,在法律上通常无效。因为根据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残疾人,其法律行为能力受限。特别是关于家庭关系的解除这类重大事项,需由其法定代理人(通常是监护人)代为处理。即使残疾人表达了断绝关系的意愿,这一行为也不具备法律效力,因为其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和承担这一行为的法律后果。法律依据为《民法典》第二十条、第二十一条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从法律角度,父母对精神残疾子女的抚养义务包括:提供基本生活费用,确保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;提供教育、医疗等必要支持,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;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,防止其受到侵害;在子女无行为能力时,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处理相关事务,维护其合法权益。这些义务基于《民法典》关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、教育和保护的规定,以及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保护的原则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在不同情况下,处理精神残疾人与父母关系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:若残疾人具备部分行为能力,应尊重其意愿,同时父母需履行监护职责;若残疾人完全无行为能力,父母需持续抚养,并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处理相关事务;若双方关系紧张,可考虑通过调解、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,必要时可申请法律援助或法院指定监护人。
上一篇:拼多多起诉仅退款流程
下一篇:暂无 了